星期五, 10月 17

滴水成川樂修行

因齋明寺舉辦《三昧水懺講記》佛學講座,為了讓菩薩們獲得更多的利益,中壢辦事處刻意將週三的禪坐共修暫時調整至其他時段。本月,週三的禪坐共修終於在九日恢復,禪坐組組長特別邀請剛受完地區助理監香成長營培訓的玉霞師姐及誠聖師兄,分享剛學到的鬆筋禪臥姿。鬆筋,顧名思義,重點在放鬆與心的覺察,透過覺知去清楚身體的肌肉、關節、韌帶的關係,從身體局部到全身來擴大放鬆,與用力去完成動作的拉筋大不相同。雖然菩薩都是第一次學習,透過師姐的示範和師兄的講解,大家都很快的瞭解重點,獲得全身放鬆的利益,15日特別將鬆筋禪臥姿調整為禪坐的前方便,先進行放鬆和覺知,然後再打坐。
睽違了三個月的常灌法師,本週也特別來辦事處進行關懷。一開始就抛出了個大哉問:「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是開悟?是成佛?是解脫煩腦?」那該從何處著手?法師先用了一個同為囚犯的小王子和老人的故事,說明了實際體驗才是唯一感受自在快樂的方法。老人因為早已知監獄外世界的自由和美好,窮盡一生的努力,只想重回懷抱,無論老人如何解釋,這個從小就生活在監獄中的小王子都無法領會,到最後小王子終於試著與老人合力,逃離了束縛,小王子才知道,老人所言不差。佛陀、祖師大德們,耳提面命的告訴眾生離苦、解脫之法,可是眾生就像故事中終身生活在監獄的小王子,錯把火宅當淨土。真正的解脫、開悟和成佛都需先相信,然後不斷的體驗,才有可能實現。
針對禪修方法,法師這次帶來的禮物是妄念的對治。憨山德清禪師教導的修行方法是「念起即捨」,每當念頭生起,便立即捨去,這不是抗拒或排斥念頭,只是不去理會它,繼續回到方法,數息的重新數息,話頭的繼續參話頭,重點仍是回到覺察,才能有所對治,有所捨去,即是古云:「五觀若明 ,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難消。」
修行方法必需透過不斷的練習才能由生轉熟,不好的習性則透過行為的修正由熟轉生,藉由共修力量,彼此交換心得和體驗,滴水成川,成佛開悟的難行道也必定是易行道。
文:葉演億

星期六, 10月 4

在秋高氣爽的季節裡,中壢辦事處廣邀地區的師兄姐,於十月四日〈六〉舉辦朝山暨帶小沙彌回法鼓山的心靈之旅。隨著時間的到來,天未亮起了個大早,深秋時節的空氣中帶點兒寒意,眼見今日的天氣似乎不是很美麗。到達集合的地點,見到有些菩薩精神奕奕的,另有幾位看起來睡眼惺忪的模樣,可能怕睡過頭了吧。人數到齊,遊覽車起程奔馳在高速公路上,原本僅是陰陰的天氣,開到基隆附近時,竟然下起絲絲的小雨,當時大眾正持誦著朝山儀軌及發願,完了,末學心中默念著佛號,並且轉個念想像是天上降下的甘露法雨,為大地洗塵,為芸芸佛子們洗去內心的煩惱塵埃。


     或許是因乘著五部遊覽車中每位師兄姐的願心願力,蒙獲諸佛菩薩的悲憫護佑,到達山鰴前,抬頭一望,發現天空已漸漸的撥雲見日,時而陽光露臉照拂,時而陣陣涼風吹徐,轉瞬間,大家的心情似乎變得輕鬆不少,真是個朝山的好時節。此刻,令末學想起一首偈子:「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涼風秋有月,若無閒事掛心頭,應是人間好時節。」真是符合當下的心境,心靈清明了許多。車子抵達停車場,原本宣布要朝生命園區的步道,臨時改換成朝臨溪步道,當下內心覺察無常的幻化,莫不是分分秒秒在變化當中,宇宙萬物沒有恒常不變的現象,常發生在你我身邊。隨後集合好隊伍,在參學菩薩的引導下,慢步經行走向臨溪步道,隨著“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聲,揭開今天各項活動的序幕,古德言:「禮佛一拜,罪滅河沙。」看見每位師兄姐虔誠恭敬的禮拜令人感受到那股願力在支持著他們,更感動的是有幾位小菩薩不吵不鬧的跟著隊伍前進禮拜。

      和煦的陽光從雲層中透亮出來,蜂蝶的翩翩飛舞在花叢裡尋訪,涼風吹略過身上,陣陣清涼之意自心升起,抖落一身的無明塵垢,隨風遠颺。潺潺流淌不停的溪水,象徵著法法相續不斷地奔流,也意味著如普賢菩薩警眾偈所言:「是日已過,命已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此時,發現自心被外塵的美景所吸引住,速速地將念頭回到佛號聲中,繼續專注在腳步上,虔誠恭敬地禮拜。朝山行程結束後,參學偉莉菩薩引領大眾至祈願觀音池前,大眾在法師的引導下,將朝山功德殊勝行作回向,且接受法師的關懷後,舉步向前至祈願觀音殿禮佛三拜,爾後前往齋堂用齋,當下將方法提起,運用吃飯禪將自己的心安住,,一顆紛亂的心,才能得以安歇。用完齋後,真是幸會逢遇演柱法師,讚歎法師卸下義工的身份,進而轉身發菩提心願荷擔如來家業,師兄姐們與法師一陣寒暄問候並拍照留念隨即合掌揮別,來到大殿前虔誠恭敬禮拜三寶佛。
    
緊接著是將同心同願的小沙彌排排陳列在簡介館前,裡面除了裝有每日發心五元的善款,繼續謢持建設法鼓大學,以培養弘法人才外,還涵蓋著每位菩薩的願願相續“行動報師恩”的願心,感念有這座千年道場可以修學佛法。聽著師父的開示,讓末學憶起第一次見到師父的情景,那年是隨著遊覽車到北投農禪寺接受師父對勸募會員的關懷與勉勵。感恩三寶、佛菩薩、師父及護持會員的發心與認同,還有同修一路的支持,讓末學有這麼大的福田得以耕種,尋覓到法鼓山這座富有無盡藏的寶山可修持。記得當時師父說:「法鼓山是屬於整體佛教的,也是屬於全民教育的一個地方。法鼓山不是一座普通的寺院,而是涵括了教育與提昇人品的修行中心;法鼓山不僅是台灣的,也是國際的,不但關注現在,更要放眼未來。…..今日不辦教育,佛法就沒有明天,所以發願要建設法鼓大學來培養弘法人才。」又說:「我們是勸人來學佛,募人來護法,勸募不僅僅是勸募而已,更要緊的是學習如何照顧關懷人,再照顧關懷他人的時候,自己也得到成長及關懷。」故一尊尊慈悲與智慧的小沙彌是鼓勵大家來做好事,多說一句好話,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會成為一個大大的好。

     另一項活動是將滿心的祝福話語填寫在祝福卡上,祝福他人平安、幸福、健康及喜樂,當然也可以祝福自己,卡片從法鼓山上寄出,經由郵差轉送到每位親朋好友的手中,只見每個人滿心歡喜的神情將自己的心意注入到卡片上,上頭除了各自給予他人的祝福語以外,還含蓋著諸佛菩薩遙寄的祝福在裡頭,意義十分的深遠。想起開山紀念館入口處前,師父所撰寫的一篇文:「開山的意義,是每個人開自己心中的寶山,就是如何成就智慧、成就慈悲心,來共同為我們的社會,為我們的世界,提供和諧、平安、快樂、健康,這個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只要一天有人出生,就有人心中的山要開,因此這個山是無盡藏,是一個開不完的寶山。」真要走進法鼓山這座寶山,切莫空手而回。總而言之,只要有人發心護持,我們就要義不容辭地幫助他、成就他,共同來修學佛法、護持佛法、弘揚佛法的機會,皆是佛弟子你我應盡的責任。

     行程漸漸進入尾聲,留給大家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四處瀏覽,巧遇方丈和尚果東法師給予大眾關懷,真是太幸運了。活動即將結束,參學菩薩帶領我們乘著遊覽車繞著法鼓文理學院一圈並詳細地作一番說明,讓大家更明白師父“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的願心願力了。感恩中壢辦事處菩薩們的用心策劃,感恩師姐提供的早餐和水,感恩司機平安接送,感恩山上所有義工菩薩們的奉獻與服務,心中有太多太多的感恩,每次回到心靈的家,猶如投入母親的懷抱中,補充內在福德智慧的資糧,將眾多的祝福化為前進的動力裝滿行囊,再次踏入紅塵之中,與有緣的眾生廣結善緣。故末學常用師父的這句話來砥礪自己【生命的意義,在不斷的學習與奉獻之中,成就了他人,也成長了自己。】最後,願以此句話與大家共勉勵。阿彌陀佛!(文/江宜綸菩薩)